第一个渊源
源于鲜卑族,出自鲜卑族薛干部,属于以部落名称字讹改字为氏。薛干部,在古籍中有许多处均写为“薛于”,其实就是鲜卑族薛干部,又汉译为“叱干”,遂称为叱干氏,或薛干氏。据史籍《魏书》记载,薛干传“于”当作“干”,盖即叱干部也。按《魏书·太祖纪》、《刘虎传》、《通鉴》中的解释:此字诸本亦“干”“于”杂出,然“薛干”即“叱干”,《魏书·官氏志》中也记载,“叱干氏后改为薛氏”,金石萃编有《唐资州刺史叱干公道场碑》,以“叱干”之作“干”,可知“薛于”为“薛干”之讹无疑,今据《魏书·高车传》改。至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后,迁都洛阳入主中原。北魏高祖孝文皇帝拓拔·宏(元宏)为进一步强化统治,巩固政权,争取中原汉族地主支持,决定顺应形势,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,促进胡汉融合。在定都洛阳后,拓拔·宏要求朝廷上下“禁胡服,断北语,改姓氏,定族姓”,并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,并将鲜卑族各个部落的二字和三字以上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,他首先将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、独孤氏改为刘氏,自称“元宏”,“其余所改,不可胜纪”。为此,他残酷镇压和屠戮所有反对汉化政策的臣民,包括自己的儿子拓拔·恂(元恂)。
在那场声势浩大、影响深远的汉化改革浪潮中,鲜卑叱干氏部族人被改为汉字单姓“薛”,成为薛氏成员之一,融入汉族,世代相传至今。
第二个渊源
源于姬姓,出自战国末年秦国少年宰相甘罗,属于避难加字合姓为氏。战国末年,秦国的少年宰相甘罗遭朝中重臣吕不韦的陷害,身死家抄,全族遇难,整个甘府唯有一人逃脱。一日,这脱难之人跑到一处荒郊野外,天色过午,他腹中饥饿难当,却又不敢四处寻吃的。不久,只觉头昏眼花,栽倒在路旁。不知过了多久,追他的一伙秦国士兵来到他跟前,把他推醒,问他姓啥。这人已经饿得连话也说不出了,只是用手指着口,一付想要吃东西的样子。追兵以为这人指着口,那意思是说姓“吃”,便放过了他。
这人后来流落到邠州(今陕西彬县),落户在今永乐乡叱家村,娶妻生子,繁衍了一大家人。想当初,多亏一个“吃”字救了命,他便将原来“甘”氏与“吃”字结合起来,让后代皆为复姓吃甘氏,后人嫌这“吃甘”显得不雅,遂改“叱干”,成为叱干氏之始。
第三个渊源
出自虞舜的妫姓,为孟尝君(田文)之后。孟尝君是著名的“战国四公子’之一,其父齐相田婴被齐缗王封于薛(即任姓薛国旧地),田婴死后,田文袭封,仍以薛为食邑。至秦灭六国,失封,子孙分散。西汉初,田文之孙田国、田陵到竹邑(今安徽宿县北)居住,以封邑命氏,遂为薛氏。以上两支薛氏通常认为是当今薛姓的主要组成部分,虽然出自任姓的要比出自孟尝君的略早一些,但他们同出于一个地方,就是古时的薛地。
叱干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,但如今的人口数量已经非常稀少。今日除叱姓外如陕西西安、咸阳、彬县、礼泉县叱干镇以及全国各地仍有少量叱干复姓。
据史籍《魏书·官氏志》记载:“叱干氏,后改为薛氏。”一般来说,叱干氏源出鲜卑叱干部,亦译作薛干部。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。曹魏后期,拓跋鲜卑兴起于西部,降服了濡源以西直至五原的诸部落,建都于盛乐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),其首领拓跋·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,长期留居洛阳达十七年(公元26l~277年)。
西晋怀帝司马炽执政时期,拓跋鲜卑首领拓跋·猗卢受晋封为大单于、代公。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(376年),拓跋鲜卑的代国被苻坚所灭,东晋太元十一年(公元386年),拓跋硅复国,并改国号为魏(北魏)。这一时期,尤其是北魏统治的一个半世纪中,鲜卑族进一步吸收汉文化,渐与汉人融合。至北魏孝文帝拓跋·宏执政时期,为进一步强化统治,巩固政权,争取中原汉族地主支持,增进胡汉融合,北魏孝文帝决定顺应形势,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,要求朝廷上下“禁胡服,断北语,改姓氏,定族姓”,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,并将本民族的二字以上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,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,独孤氏改为刘氏,“其余所改,不可胜纪”。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姓浪潮中,叱干部遂改为薛,成为薛氏成员之一。
据史籍《北齐书·薛琡传》中记载:“薛琡,字昙珍,河南人。其先代人,本姓叱干氏。”由此可知,薛氏的一支确实来自鲜卑族。
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,薛氏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势头,薛氏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黄淮流域,很大一部分集中于今山西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北部等地,并形成了薛氏的主要繁衍中心。在三国时期魏、蜀、吴三个政权里,就有薛氏人任职。魏国有天水人薛夏,魏文帝时官至秘书丞,曹操对他颇为器重.常与之谈古论今,并尊称他为“薛君”。薛灵芸,为魏文帝宫中美人,对裁剪针工有独到之处,能在没有灯光的房间里,很快地裁制衣服,宫中称之为“针神”。蜀国薛氏宗族领袖薛齐为巴、蜀二郡太守。竹邑人薛综至孙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,“由综至兼,世传东宫,谈者美之。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河东薛氏在魏晋时期形成,并逐渐发展成当地的名门望族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门阀制度盛行,无论汉族政权,或是少数民族政权,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,都必须依靠当时的名门望族,于是他们纷纷拉拢、吸收中原望族参加到自己的政权里。河东薛氏,作为关东著姓,也是各个政权积极争取笼络的对象,作为统治集团的中坚力量,薛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到南北朝时,薛氏在各方面则大放异彩。一些在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诸国和在北朝任职的薛氏人,在随后的隋、唐时期继续担任重要官职,成为闻名的望族。
隋、唐时期,薛氏除在黄淮流域中下游继续发展外,更称盛于我国西北部。南北朝时,薛氏族人主要沿自东向西北的路线传播,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有天水人(今甘肃天水)薛夏,说明此时已有薛氏人居住在今甘肃省。至隋唐时,甘肃省薛氏已形成壮大之势,金城人(今甘肃兰州)薛举家财万贯,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,后一度称帝。及至唐朝,薛氏家族达到了空前繁荣。薛氏郡望已全部形成。唐朝的政治中心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因为有薛氏人多在朝中为官,因此,大量的薛氏族人迁居关中,今陕西关中地区成为薛氏一个重要繁衍地,从而跻身关中望族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就嫁给了出自河东薛氏家族的薛绍,既是恩宠,也是唐王朝对薛氏家族的拉拢。
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,先在五代时期有薛怀让,其先世为戎人,说明他是由少数民族加入薛氏的。他自幼勇敢,在后唐庄宗时任军职,唐明宗时任神武厢都校、州刺史。后晋时历任宿州团练使。后汉时安国军节度使,后移镇同州。后周时加同平章事衔,任左屯卫上将军、左武卫上将军。
宋朝建立后,国家重新统一,人民又得以过上较为安定平稳的生活。这一时期,薛氏散居于全国各地,发展相对稳定,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较显赫。
明清时期,薛氏规模日盛,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,尤其向南迁徙的进度更快、规模更庞大了。自南宋开始,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广东海阳、五华、兴宁、梅州等支派。
元朝时期有薛氏由福建宁化转徙粤之平远,其后复由平远转徙(今福建程乡)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、有着辉煌事迹的家族,这一时期的薛氏人不逊先辈,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。
自明、清粮朝起,于东南沿海的薛氏已零星迁入台湾。清康熙年间,派兵攻灭台湾郑氏政权,随即在台驻军,设置府县。当时台湾地广人稀,土地肥沃,对于地窄人稠的闽粤居民很有吸引力,于是陆续有人从闽、粤两地入台垦殖,其中也有薛氏人士。大约在清康熙四十九年(公元1710年)前后,有一个入垦打猎东堡的人,名叫薛大;另有一位粤籍人薛昌贵,定居于淡水。清乾隆年间又有薛君隆从广东到桃园的大桃村开垦,广东的薛华梅到台中县的东势镇定居。近代以来,特别是在清光绪二十一年(公元1895年)中日《马关条约》签定后,祖国大陆与台湾省的联系曾一度中断达五十年之久,直到民国三十四年(公元1945年)8月日本投降后,台湾省方才回到祖国的怀抱。其间,薛氏极少有移居台湾者。
1949年国民党残余败退台湾省后,其党、政、军、科、教、文各界有大批人员自大陆逃迁台湾省,其中就有为数不少的薛氏名人,如国民革命军的高级将领薛岳、资深的报业大亨薛心熔等等。薛氏人在清朝年间陆续迁往台湾的同时,也开始有人涉洋过海,向东南亚等地迁徙,成为当地华侨。进入近代,由于世界奴隶制的废除,欧美各国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,而此时清政府也由于政局不稳,世事多变,且急需外汇弥补巨额贸易赤字。如清光绪十年(公元1886年)两广总督张之洞上奏称,每年需要总数两千万元(合一千四百万两白银)的侨汇,已相当于清光绪后期每年关税收入的65%,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,同时大力鼓励华人出洋劳务。这样又极大刺激了中国向海外移民的热情,进一步壮大了华侨的队伍。据不完全统计,到清光绪末年,全球华侨及华裔已达四百多万人,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氏族人。但是要注意的是,今陕西省的彬县、礼泉县叱干乡、宜川县新市河乡叱干村等地,仍有一些复姓叱干氏族人生息繁衍。特别是宜川县新市河乡叱干村的叱干氏族人,皆自称为秦国宰相甘罗的后裔,这有待进一步考证。
叱干阿利
(生卒年待考),鲜卑族;肤施人(今陕西延安)。著名十六国时期后秦、胡夏国重臣。五胡十六国时期,猖獗一时的后秦国遭到北魏政权强大遏止,不得不收敛起来。后来,后秦国朝中的主战派大臣即后秦国君主姚兴的叔叔姚硕德病死了,少年时曾经英风锐气的姚兴便再也懒得舞刀弄棒,只求己国安稳。后来,柔然部落入侵北魏。为了避免两面作战,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主动向后秦国要求讲和。这正中姚兴下怀,他赶紧同意签署停战协定,双方握手言和。北魏和后秦一停战,后秦国中却恼了两位大将:赫连勃勃和叱干阿利。当年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灭掉匈奴铁弗部后,曾灭绝了铁弗部首领刘卫辰满门,只有小儿子赫连勃勃因为在外狩猎而逃过一劫,投奔位于今陕北地区的鲜卑族叱干部。叱干部大酋长叱干他斗伏胆小怕事,准备把赫连勃勃献给北魏。他的侄儿叱干阿利当时驻守在大洛川,知道此事后快马奔来劝阻酋长说:“鸟雀听到雷电的声音,也会跑到民房里寻求庇护,更何况郝连勃勃已经国破家亡了?他是信任咱们才投靠而来,您就算是不能容纳他,也要任其自去,但若是将他抓起来送给他的敌人的话,就不是大丈夫之所为了。”然而,叱干他斗伏惧于北魏的强大势力,不同意侄儿的主张,坚持要八赫连勃勃送给北魏。晚上,叱干阿利只好偷偷地将赫连勃勃放出,一起逃命到后秦国,在后秦国的边防军里当了两个普通的小兵。叱干阿利的这个举动,果然在后来连累了整个叱干部,使得叱干部被北魏大军所灭,族人纷逃四方。赫连勃勃和叱干阿利两人因而发下重誓,要和北魏斗争到底。从此,叱干阿利就成为赫连勃勃一生中最得力的大将。
当时后秦国边军的将领是后秦国的高平公没奕于,他在偶然的机会看到赫连勃勃,就知道此人能力非凡,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,并提拔他做自己的参将,经常担任自己和姚兴之间往来的使者。赫连勃勃身高八尺,英俊剽悍,口才又好,姚兴百般询问,郝连勃勃都对答如流。姚兴暗自称奇,就留下他担任骁骑将军,经常和他一道谈论军国大事,赫连勃勃问一答十,见解精辟,深得姚兴的喜爱和信任。不久,姚兴又准备加封赫连勃勃为安远将军。姚兴的弟弟姚邕却不看好赫连勃勃这个人。对姚兴说:“赫连勃勃是铁弗遗族,天性残忍,身上又负着国破家亡大恨。陛下如此器重他,将来恐有隐患。”姚兴听了非常不高兴,回答说:“赫连勃勃有经纶天下之才,正能为我所用,我准备让他为我打天下,为什么要疏远他呢?”于是不听姚邕的忠告,派赫连勃勃为没奕于的副手,镇守北方边境,还要分拨给他鲜卑杂胡等三万多户人做部下。姚邕听说姚兴分拨给赫连勃勃重兵,急忙进谏阻止。姚邕说:“我和赫连勃勃交往过一段时间,发现这个人对待上级傲慢无礼,对待手下残忍严酷。他从不对人讲情面,你对他好了,他就看轻你,你对他孬了,他就背叛你,将来必定是我族的心腹大患。”姚兴认为弟弟说的还有些道理,就暂时将此事搁置起来。然而没几天,姚兴又拾起那个计划,还是加封赫连勃勃为安北将军了。赫连勃勃得势后,便把叱干阿利调到身边当心腹参将。从此,叱干氏一族又都纷纷聚拢于叱干阿利周围,逐渐兴旺起来。所以,当赫连勃勃和叱干阿利两人听到北魏和后秦通好的消息,都勃然大怒,因而赫连勃勃就起了反叛后秦的决心,并与叱干阿利谋划,壮大自己的力量,伺机反秦自立。不久,柔然部派使者向后秦国进贡八千匹战马,路过赫连勃勃的封地时,赫连勃勃便指使叱干阿利将其全部没收,据为己有。有了战马后,强大的骑兵队伍便一鼓而成。赫连勃勃随即通知岳父没奕于,说明天要到高平川(今宁夏银川)打猎,请老丈人过来娱乐。没奕于一听女婿要请客打猎,赶紧兴冲冲地带着部下来迎接,结果被赫连勃勃收养的刺客杀死,其属下都缴械投降。吞并了没奕于的势力后,赫连勃勃兵力达八万余,就自称天王大单于,和后秦国彻底决裂。之后,赫连勃勃自封为匈奴王(铁弗部人就是南匈奴和鲜卑的混合种),任命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、梁公,叱干阿利之弟叱干罗引为征南将军、司隶校尉,叱干若门为尚书令,叱干以鞬为征西将军、尚书左仆射,叱干乙斗为征北将军、尚书右仆射,等等以次授任。
由于匈奴族人自认为是传说中夏人的后裔,赫连勃勃就把“夏”作为自己的国号,史称胡夏或大夏,所占据的地方从此称为夏,也就是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前身。从此,中国北方境内有十国并立。二十四年后,赫连勃勃的继承人、第五子夏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定在攻击北凉国途中,被鲜卑族吐谷浑部首领慕容璝派军袭击,全军覆没并被俘虏,赫连定被送至北魏后杀掉,赫连勃勃一手创立的胡夏政权就此灭亡,叱干阿利一族又被并回到鲜卑族北魏政权中。直到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后,第七代皇帝高祖孝文皇帝拓跋宏为进一步强化统治,巩固政权,以争取中原汉族地主的支持,决定顺应形势,开始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,促进胡汉融合。在定都洛阳后,拓跋宏要求朝廷上下“禁胡服,断北语,改姓氏,定族姓”,并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,还将本民族的二字和三字以上的复姓均改为单音汉姓,他首先将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、独孤氏改为刘氏,自己称元宏。“其余所改,不可胜纪”。在那场声势浩大的改姓浪潮中,叱干阿利的族人被改为汉字单姓“薛”,成为薛氏成员之,也有没改的留传至今。
叱干强
(生卒年待考),鲜卑族;河东汾阴人(今山西万荣)。著名十六国时期后秦国大臣。原为后秦国右光禄大夫、七兵尚书,封冯翊公。
叱干辩
(公元?~422年待考),鲜卑族,叱干强之子,汉名薛辩,字允白;河东汾阴人(今山西万荣)。著名北魏将领。叱干辩的先祖自蜀徙于河东之汾阴,建立了叱干氏家园。其祖父叱干陶,与叱干祖、叱干落等人分统部众,故世号三薛。父叱干强,复代领部落,当时叱干祖、叱干落子孙微劣,叱干强遂总摄三营。叱干强善绥抚,为民所归。历石武、苻坚,常凭河自固。后仕姚兴为镇东将军,入为尚书。叱干强逝世后,叱干辩复袭统其营,为后秦国姚兴的尚书郎、建威将军、河北太守。叱干辩稍骄傲,横行霸道,颇失民心。后刘裕平了姚泓,叱干辩举营降靠刘裕,司马德宗拜为宁朔将军、平阳太守。及刘裕失长安后,叱干辩来归北魏政权,仍立功于河际。北魏太宗皇帝拓跋嗣执政时,授叱干辩为平西将军、雍州刺史,赐爵汾阴侯。北魏泰常七年(公元422年),叱干辩病逝于官任,终年四十四岁。
叱干谨
(公元?~444年待考),鲜卑族,叱干辩之子,汉名薛谨,字法顺;河东汾阴人(今山西万荣)。著名北魏将领。叱干谨为官期间,重视文化教育,在五胡乱华的特殊时代,为延续民族文化,做出了特殊的贡献。河东薛氏是名门望族。最初,他们这个家族在四川一带,因战乱迁到了河东一带。在那个战乱频仍的特殊年代,一些名门望族,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部落管理制度。一个家族,等于是一个部落,有首领,有军队,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。薛氏在河东,共形成三个部落,世称“三薛”。叱干谨的曾祖父叱干陶,就是一位鲜卑族部落首领,当时另外两个部落的首领是叱干祖和叱干落。他祖父叱干强,后来也当了鲜卑族部落首领。因为叱干祖和叱干落的部落子孙积弱,难当大任,所以叱干强也兼任了那两个部落的首领。叱干强很有统帅能力,受到家族和百姓的拥戴,实力越来越强。他们凭借黄河天险,在五胡十六国的时代,宁静自保,平安生活,没有被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吞并消灭。到了姚秦时代,叱干强被封为镇东将军,官至尚书,叱干氏家族成了姚秦政权的组成部分。叱干强死后,叱干谨的父亲叱干辩继续担任部落首领,并出任姚秦的尚书郎、建威将军、河北太守。叱干辩仗着自己有家族实力,性格骄傲,横行一时,为官时不大得民心。
南方东晋政权的刘裕,率兵北伐姚秦,生擒了后秦国主姚泓。叱干氏家族因此归顺了刘裕,叱干辩被东晋皇帝任命为宁朔将军、平阳太守。在刘裕放弃长安,返回江南后,叱干辩又投降了北魏政权,被任命为平西将军、雍州刺史,并赐爵汾阴侯。史书评论,叱干辩反复投降,并不是因为没有气节,而是为了保全家族实力。在那个战乱年代,保家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。叱干谨当时被刘裕辟为相府参军,跟随刘裕回到南方,住在彭城。叱干辩降魏后,写信把叱干谨召了回来,北魏世祖皇帝拓跋焘任命叱干谨为河东太守。史书中称,叱干谨“容貌魁伟”,很喜欢阅读史书。他降魏之后,先后参与了多次战争。叱干谨虽然官拜河东太守,但实际管辖的领土很少,周边有好几股不同的势力。比如他的领土与屈丐的领土接壤,双方时有争端,叱干谨带领部下军队,多次团结抗敌,取得胜利。拓跋焘派奚斤率大军讨伐赫连昌时,命叱干谨谨为前锋向导,攻克了蒲坂(今陕西永济)。拓跋焘把蒲坂与汾阴两地合为一郡,命叱干谨为河东太守,后来又升为秦州刺史。
北魏太延初年(公元435年),太行山区的少数民族吐没骨首领白龙起兵叛乱,拓跋焘命令奚眷与叱干谨带兵平叛,取得了胜利。战争结束后,又给叱干谨加了官职。叱干氏的家族部落具有军事机构性质,所以叱干谨经常被北魏政权调去打仗。但战争之余,叱干谨仍是河东一带的地方长官,要处理民政。史书称他“威惠兼备,风化大行”。叱干谨不仅是位勇敢的将军,同时也是知识渊博的大儒。他有感于战乱之后,百姓流离失所,文化典籍散失,汉民族的文化有失传的危险。就在河东一带大搞教育,设立学校,要求民间的青年子弟,在农闲时候,到学校学习诗书。他还经常到各地巡察,亲自主持经典考试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为河东地区培养了很多精通儒家经典和其他汉民族文化知识的人才。史书称“河汾之地,儒道兴焉”。北魏之后的许多年里,河东地区仍然人才辈出,其中应该有叱干谨的一份功劳。
北魏太平真君元年(公元440年),叱干谨被招还京师,除内都坐大官。叱干谨经常参加北魏政权发起的战争,在北魏太平真君五年(公元444年),叱干谨为都将,随从拓跋焘北伐,最后竟因为在战争中延误了行军期限,与中山王辰等被拓跋焘按军法斩首,终年四十四岁。叱干谨被杀后不久,北魏世祖皇帝拓跋焘又极其后悔,给他追赠为镇西将军、秦雍二州刺史,赐谥号为“元公”。
叱干初古拔
(公元?~484年待考),鲜卑族,一名车辂拔,叱干谨之长子,汉名薛洪祚;河东汾阴人(今山西万荣)。著名北魏大臣。叱干初古拔的性格沉毅有器识。年始弱冠时,司徒崔浩见而奇之。北魏太平真君中期,盖吴扰动关右,薛永宗屯据河侧,北魏世祖皇帝拓跋焘亲子发兵讨之。乃诏令叱干初古拔纠合宗乡,壁于河际,断盖吴、薛永宗二寇往来之路。事平,除中散,赐爵永康侯。拓跋焘开始举行南征时,以叱干初古拔为都将,从驾临江而还。后与陆真一起讨伐造反的氐族仇辱檀、强免生起义,平之。
北魏皇兴三年(公元469年),除散骑常侍,尚西河长公主,拜附马都尉。其年,叱干初古拔族叔刘彧徐州刺史安都据城归顺,敕拔诣彭城劳迎。除冠军将军、南豫州刺史。
北魏延兴二年(公元472年),除镇西大将军、开府,进爵平阳公。北魏延兴三年(公元473年),拔与南兖州刺史游明根、南阳平太守许含等以治民著称,徵诣京师。显祖亲自劳勉,复令还州。
北魏太和六年(公元482年),改爵为河东公。北魏太和八年(公元484年)农历3月,诏拔入朝,因暴病逝世,终年五十八岁,赠左光禄大夫,谥曰康。
叱干胤
(公元?~499年待考),鲜卑族,叱干初古拔之长子,汉名薛胤,字宁宗;河东汾阴人(今山西万荣)。著名北魏大臣。少有父风。弱冠即拜中散,袭爵镇西大将军、河东公,除县瓠镇将。萧赜遣将寇边,诏叱干胤为都将,与穆亮等拒于淮上。寻授持节义阳道都将。北魏太和十四年(公元490年),文明太后公除,北魏高祖皇帝元宏(拓跋宏)诏诸刺史、镇将曾经近侍者,皆听赴阙,叱干胤随例入朝。属开革五等,降公为侯。
北魏太和十七年(公元493年),元宏进行南征,诏赵郡王干、司空穆亮为西道都半。时王干年少,未涉军旅。元宏乃除王干假节、假平南将军,为副军。行达裒父,以萧赜死,班师。后叱干胤晋又为都将,共讨秦州反贼支酉,生擒斩之。除立忠将军、河北太守。当时河东郡一带山河,路多盗贼。有韩马两姓,各二千余家,恃强凭险,最为狡害,劫掠道路,侵暴乡闾。叱干胤至郡之日,即收其奸魁二十余人,一时戮之。于是群盗慑气,郡中清肃。北魏太和二十三年(公元499年)秋,叱干胤遇疾,病逝于郡位,终年四十四岁,元宏赐谥号为“敬”。
叱干提
(生卒年待考),鲜卑族,汉名薛提;太原人。著名北魏大臣。北魏初年因有政绩,迁晋兵将军、冀州刺史,封太原公。
叱干豹子
(生卒年待考),鲜卑族,汉名薛豹子;代北人(今甘肃河西走廊)。著名北魏大臣。后落籍河南洛阳,在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薛,在北魏王朝任徐州刺史。叱干豹子为官刚正不阿,“在州甚多惠政”,深受百姓爱戴。
叱干椒
(生卒年待考),鲜卑族,叱干豹子之子,汉名薛椒;代北人(今甘肃河西走廊)。著名北魏大臣。风度翩翩,遵礼行教,举止得当,拜七兵尚书。
叱干宝乐
(生卒年待考),鲜卑族。著名南北朝时期北齐将领。史书记载,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元年三年(公元536年)农历1月甲子,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率库狄干等万骑袭西魏夏州。身不火食,四日而至。缚槊为悌,夜入其城。擒其刺史费也头贺拔俄弥突,因而用之。留都督张琼以镇守,迁其部落五千户以归。西魏灵州刺史曹泥,与其婿凉州刺史刘丰,遣使请内属。周文围泥,水灌其城,不没者四尺。高欢率库狄干,命阿至罗发骑三万,径度灵州,绕出西军后。获马五十匹。西师乃退。高欢率骑迎泥、丰生,拔其遗户五千以归,复泥官爵。魏帝诏加神武九锡,固让,乃止。农历2月,高欢令阿至罗逼西魏秦州刺史建忠王万俟普拨,高欢以众应之。六月甲午,普拨与其子太宰受洛干、豳州刺史叱干宝乐、右卫将军破六韩常及督将三百余人,拥部来降。
农历8月丁亥,高欢请均斗尺,班于天下。农历9月辛亥,汾州胡王迢触、曹贰龙聚众反。署立百官,年号平都,高欢讨平之。农历12月丁丑,高欢自晋阳西讨,遣兼仆射行台、汝阳王暹、司徒高昂等趣上洛。大都督窦泰入自潼关。
叱干大平
陕西咸阳人。就职于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。
叱干元龙
辽宁沈阳人。就职于北京华贝尔机电研究所 。
叱干彬强
就职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。
叱干元博
就职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。
1.郡望
邠 州:即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。秦朝时期设为漆县。东汉时期设置新平郡。北魏时期改为白土县。西魏时期设豳州,隋、唐、宋、元时设有州县两级政权。明朝洪武年间撤消新平县,归豳州直辖。民国初年裁州设县。1964年改邠为彬。至2000年,彬县辖八个镇、十二个乡。
河南郡: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。西汉高祖二年(丙申,公元前205年)改为河南郡,治所在雒阳(今河南洛阳)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、伊水下游,双洎河、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,下辖二十二县,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、偃师、巩义、荥阳、原阳、中牟、郑州、新郑、新密、临汝、汝阳、伊川、洛阳等县市一带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,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,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。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,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。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,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。元朝时期为河南路,明、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。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,一直延续至今。
2.堂号
邠州堂:以望立堂。
河南堂:以望立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