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(Jiè)姓源出有二:
1、出自夏朝末年大夫介之窥之后,以祖名为氏。夏朝末年夏桀在位君主(约公元前1818-公元前1766年)时,有大夫介之窥,其后代以祖名介字为姓,称为介氏。
2、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介之推之后,以祖名为氏。春秋时晋国有大夫介之推,其后代以祖名介字为姓,称为介氏。
介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,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八百三十四位,以太原为郡望。
今北京、河南省的郑州市、南阳市、新乡市原阳县、卫辉市、开封市、漯河市舞阳县、陕县、临颍县、平顶山市,山西省的太原市、洪洞县、运城市绛县、夏县、临猗县,山东省的济宁市金乡县、荣成市,河北省的邢台市、石家庄市,宁夏回族自治区,上海市,重庆市,广东省的广州市,陕西省的西安市周至县、咸阳市彬县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,浙江省的嘉兴市海盐县,台湾省,香港特别行政区,澳门特别行政区,日本,马来西亚,新加坡,美国,墨西哥等地,均有介氏族人分布。
介 象:字元则,三国时吴国会稽人,从小慕仙好道,经用心揣摩掌握了禁气之术,只因苦于不遇名师,于是遍历山水。当他得知绵山乃群佛众仙聚集之地时,于太和六年(壬子)上山寻访名师不获,加之连日奔波劳累之至,倒地而睡。朦胧中觉额上有阵湿热,睁眼一看,原来是一只斑斓猛虎在舔自己。那老虎似有灵性,见他醒来便扬长而去。介象预感此山定有神仙,于是继续前行,突然眼前现出一妙龄少女,楚楚动人。介象纳闷,深山老林竟有如此美女,定是神仙,于是恭敬而拜。那女子随手拈来丹经一卷,递于介像,言道:“你虽然悟性较好,但是血食之气未尽,须断谷三年;赐你一书,望用心研读。”说完飘然而去。介象于是在绵山苦心修行,终于修成隐身术,后常下山施展法力,忽现忽没,忽有忽无,变化鸡、石、草、木,还不时给附近百姓铲除盗贼。当地年轻人跟之来到此洞,拜他为师,隐身术遂广泛传开。
介之推:一作介子推、介推,春秋时代晋国的贵族,晋文公的臣子。春秋时是晋国人,传说晋公子重耳因家事内争,在出亡途中饥饿难行,无处觅食,从臣介子推曾割自己股熬汤奉君解饥。在外流亡19年后,重耳于公元636年返回晋国,即侯位晋文公。文公在赏赐从王者时,竟忘了赏赐有大公的介子推。介子推不愿与那些奸诈从臣,遂携母亲离开国都,辗转上了绵山隐居。后有同情介子推者,悬书宫门为他不平,其文曰:“龙欲上天,五蛇为辅。龙已升云,四蛇各入其宇;一蛇独怒,终不所见处所!”晋文公看了说:这是指介子推呀。由于我为王市安定大计而思虑,没有考虑到他的功劳!遂派人四处寻找。后知介子推已死于绵山,晋文公为表自己的过失,旌表功臣,将环绵山封为介推田,号为介山。后又有传说:介子推隐居后,晋文公曾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,介不出,母子相抱被烧死。过人为纪念介子推,每年清明节前二日不举火,进冷餐。寒食节风俗流传至今。
1、郡望
太原郡:秦汉太原郡,治所在晋阳,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。隋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,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太原市)。以后宋、金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。
2、堂号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与母偕隐;
学道得仙。
——佚名撰介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贵族介之推,曾跟从公子重耳(后为晋文公)流亡国外十九年。文公归国后,赏赐随从臣属,没有赏到他,便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中,文公派人召他,坚持不下山。传说文公烧山逼他出来,他终于不愿出山而被烧死。旧俗以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,相传就是为了纪念介之推。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会稽人介象,字元则,精通五经百家,暗地里修炼道法,传说能隐形变化。吴主召他到武昌,对他非常尊敬,称为“介君”,又下诏为他建宅院。
之推耻禄;
元则升天。
——佚名撰介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贵族介之推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,及还,不及禄,与其母隐于绵山。下联典指三国时吴介象,字元则,屡试神仙幻术,后成仙而去。